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是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病、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在老年医学科住院的高龄患者中往往就合并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多种慢性病,今天,我院老年病科徐峰主任就用一篇科普文章带大家认识、认清高血压的危害。
吸烟酗酒,高盐高脂肪饮食,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,以及肥胖、缺乏运动等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。
遗传因素: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,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,其他成员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。
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逐渐失去弹性,动脉血压会逐渐升高。
◎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“无形杀手”
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,血压升高长期慢性损害血管和心脏,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,也能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。血压突然升高,可能使斑块破裂、脱落,形成血栓,导致心肌梗死,甚至猝死。
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虽然每天坚持服药,但对于血压的控制情况不甚了解。
◎ 服用了降压药不等于血压控制达标。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,需要经常监测血压,让自己的血压控制在“安全范围以内”。心脏病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应该在130/80mmHg以下,长期保持130/80mmHg以下,能降低心肌耗氧,减少不良事件发生,改善预后。
徐峰主任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情况
◎ 血压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。血压降幅过大过急,容易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减少,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,甚至不良后果。高血压患者最好咨询医师,明确自己的降压靶目标,在家常备一个血压计,对自己日常的血压波动做跟踪记录。
◎ 人体血压受季节影响而变化。血压在夏季时会轻度降低,到了冬季则明显升高,老年人更是如此。有研究表明,冬季血压会比夏季血压高12/5.5mmHg。因此,到了夏季,随着气温升高,结合血压监测情况,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。
随着对高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,血压不稳定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越来越受关注。家庭自我监测血压能较好地记录血压波动情况,客观反映血压真实状态,是目前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价重要手段,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
护理团队照顾住院老人
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
测量时间:最好在晨起一小时之内和睡觉前一小时之内测量,此时血压较为稳定。
测量环境:应在安静、放松的环境中测量,避免在情绪激动、运动后等情况下测量,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。
测量方法:需连续测量三次或三次以上,直到两次测量值的高压差和低压差都不超过5mmHg,去掉第一次测量值,取后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,这样测量值才具有诊断意义。
高血压的干预方式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,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,包括正常高值血压(收缩压120-139mmHg和/ 或舒张压80-89mmHg)人群。
合理饮食:遵循低盐、低脂、高钾的饮食原则,减少盐的摄入,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 5克,避免食用加工食品、腌制品等高盐食物;增加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豆类、鱼类等富含钾、镁、钙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;控制总热量,保持营养均衡。
适量运动:日常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有助于降低血压、控制体重、改善心血管功能。
控制体重:保持体重指数(BMI)在18.5-23.9kg/m² 之间,减重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实现。
戒烟限酒:吸烟会显著升高血压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应坚决戒烟。饮酒应限量,避免酗酒。
心理调节: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,可通过冥想、瑜伽、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医护团队为老人庆生
无论血压高低,都应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它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石,能够对高血压的治疗起到明显的增益效果。
温馨提示:
徐峰主任介绍:老年医学科的医生因总是和老年人打交道,他们更能体谅老年人在就诊时的“慢节奏”,相对更有耐心、更细心。如果身边老人合并多种疾病,可联系我们老年医学科,我们医生会根据老人的病情,进行多重用药评估,精简用药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,做到多个健康问题的“协调统一”,帮助老人恢复。
老年医学科24h咨询电话
0752-2163363 / 2163066
扫一扫
关注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