髋部骨折医学上称为股骨近端骨折,多发生于老年人,尤其是骨质疏松症患者。轻微的摔倒,甚至日常活动中的轻微外力,都可能成为触发骨折的“导火索”。髋部骨折不仅会导致行动能力急剧下降,还会增加肺部感染、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。

演示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。
骨科伍见锋主任讲到,髋部骨折后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,无法站立或行走,受伤部位可能出现肿胀、变形。老年人由于反应能力下降,有时可能误认为是肌肉拉伤而延误治疗。因此,一旦家中老人发生摔倒,无论是否感到明显疼痛,都应立即就医,通过X光或CT检查确认是否骨折。
最近,一位70岁老人在家如厕时不慎摔倒,致右侧臀部受伤,当即感到伤处疼痛、活动受限,无法站立,且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症状,在当地医院治疗3天一直未见明显好转。上月底,家属将其送至我院,伍见锋主任在询问病史、查体及阅片后,以“右股骨转子间骨折”收入住院治疗。

不好的消息是,查体后发现老人还患有肺部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贫血等多重基础疾病,再加上粉碎性骨折,让老人极度衰弱,精神状态很不好,内科会诊,给与老人营养支持,维持血压血糖稳定,消除肺部炎症,待老人病情相对平稳后,骨折便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。伍见锋主任告知家属老人需尽早进行手术,若保守治疗,治愈可能性几乎为零,紧接而来的卧床并发症将无法控制。沟通后,家属同意遵从伍主任的手术建议。

伍见锋主任、汪洋主任为其手术
麻醉医师全程护航下,伍见锋主任手术团队为其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,仅用时40分钟,术中出血10ml。术后,在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下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已能够自主坐起活动髋膝关节。家人在经历此事件后,知道了髋部骨折的严重性,表示回家了立刻加装扶手,以免再出现悲剧。
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制品、鱼类等,促进骨骼强健;
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,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;
适当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(如散步、太极)可以增强肌肉力量,提高平衡能力,减少跌倒风险。
多来以来,在叶颂霖院长的指导下,我院开通的老年髋部骨折救治“绿色通道”,不仅为手术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,也为患者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,高龄不是手术禁区,通过微创技术、多学科协作和快速康复理念,已帮助数百位老年患者重获行动自由。让更多“不敢手术”的患者看见希望。